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公告栏

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报送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安排的函 吉志函〔2016〕62号

发布时间:2016-12-05 14:59:00   来源:  字体显示:

省政府办公厅:

  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供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相关材料的通知(吉政办明电〔2016〕55号)要求,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认真组织对2016年工作进行总结,并对2017年工作进行谋划。现将《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安排》报送给贵厅。

 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

  2016年11月17日

 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

  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安排

  2016年,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正确指导下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我委认真学习贯彻《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(2015~2020年)》,全面落实《吉林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((2016~2020年)》,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大力推进“志、鉴、用、馆、网、研”六位一体的工作格局,为提升我省地方志工作实力、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了力量。

  一、2016年工作总结

  (一)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。省方志委牢固树立法治理念,运用法治思维、法治手段、法治方式来组织、指导、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。不断加强地方志工作法规制度建设、工作体制建设、管理体制建设,“促进吉林省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和新建省方志馆”纳入《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》。积极推进《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条例》修订工作,配合省人大、省法制办到省内外开展深入调研,在取得丰富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,完成了《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条例》修订草案起草工作,已通过省法制办的审核,《吉林省地方地工作条例》修订已纳入2017年省人大立法计划。

  (二)大力推进新建方志馆的立项工作。省方志委通过争取省政府支持,与省发改委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、省档案馆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,确立了吉林省方志馆与省档案馆合建项目,得到了省委、政府的批准。为推进省方志馆新建工作,省方志委成立了新馆建设项目领导小组,考察了6家省(市)级方志(图书)馆,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。撰写了新馆项目建议书,确定新馆功能定位,开展新馆建设概念性招标。省发改委对《吉林省档案馆、方志馆新馆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》进行批复,同意吉林省档案馆、方志馆新馆立项,项目法人单位为吉林省档案局,目前正在编制可研性报告。

  (三)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。完成《吉林省志·财政志》《龙井市志》等10部志稿的终审和《吉林省志·广电志》等8部省志分志的复审;为推进编修进度,组织开展了对部分省志承编单位的工作调研,对部分省志承编单位进行业务培训,每季度下发各分志编修进展情况通报;完成了对《长春市二道区志》等8部志稿编纂的业务指导,推动长春市等9家志办启动了续志资料长编工作,对已经启动续志资料长编工作的白山市等10家志办进行了检查指导,举办了全省市(州)、县(市、区)续志资料长编工作现场会暨研讨会,组织召开了名镇志编纂工作座谈会。至2016年底,《吉林省志》32部分志通过终审,占规划60部的53%,出版22部,占规划60部的36.7%,市(州)、县(市、区)志65部通过终审,占规划68部的96%,已出版56部,占规划68部的82.3%。全省69家市(州)、县(市、区),已有64家单位启动2001—2010年续志资料长编编纂工作,占总数的93%。

  (四)全省年鉴编纂事业全面发展。编纂出版了《吉林年鉴》2016卷,制定了《吉林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流程》。举办了吉林省年鉴业务交流培训班(2016)。对《延吉年鉴》(2016)和《珲春年鉴》(2016)2部年鉴进行“一对一”印前辅导。到长春市、通化市、延吉市和珲春市对年鉴编纂过程进行业务指导。举办《吉林年鉴》(2017)撰稿人培训班,通报表彰《吉林年鉴》(2016)优秀撰稿人。拟定《吉林年鉴》(2017)编纂大纲,9个市(州)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出版综合年鉴。39个县(市)全部出版首卷年鉴,实现全覆盖;有15个市辖区出版首卷年鉴,初步实现省市县三级年鉴编纂工作同步发展的目标。三级年鉴编纂质量稳步提高, 2016年,在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评审中,吉林省有10部年鉴受到通报表扬,《吉林年鉴》(2014)被评为省级一等年鉴,《延边年鉴》(2014)和《长春年鉴》(2014)分别获市级一二等奖,《梅河口年鉴》(2014)等2部年鉴为县级1等奖,《公主岭年鉴》(2014)等3部年鉴为县级二等奖,《吉林统计年鉴》(2014)为二等专业年鉴,《白山军事年鉴》(2014)为三等军事年鉴。吉林省方志委编纂出版了《吉林省地方志年鉴》2015和2016卷。

  (五)地方志资源开发成果丰硕。2015年立项的《向海志》《东丰农民画》《农安简史》等15部成果全部结项出版,完成了2016年度地方志资源开发的立项工作。完成2016年地方志资源开发立项项目的评定和立项工作。至2016年底,共受理社会各界项目申报180个,立项77个,出版了《打牲乌拉志典全书注释及其研究》《中国长白山文化》《长白山植物资源志》等成果62部68册。与新文化报社联合开展了2016年度“感动吉林”十大人物评选活动。至2016年,此项活动已连续开展14年,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。组织编纂出版了《“感动吉林”人物评选年鉴》(2016)。

  (六)全省资料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。对九台市等3个市(县)方志馆(资料室)进行了实地评估验收,至2016年底,全省已有31个方志馆(资料室)通过评估。制定《吉林省地方志系统编纂出版物评估办法》,修订了地方志系统出版物评估标准,组织完成了对全省地方志系统50部图书的质量评估工作。影印旧志〔光绪〕《吉林通志》(6函49册)500套。省方志馆新增馆藏图书9496册,接收报送备案的志鉴、地情图书940册,省外交换图书4080册(套)。省方志馆全年接待查阅人员1450人次。至2016年底,全省各级方志馆(资料室)馆藏文献超过25万册,其中省方志馆馆藏文献达12.6万余册。

  (七)加快推进全省信息化建设。大陆365bet网址完成第6次全面改版,新版共设25个栏目,内容更加丰富,更新信息720条。完成了网站内容管理软件、网站安全硬件防火墙的安装调试工作,网站内容管理更加规范,安全防护得到进一步加强。委机关建成了办公自动化OA系统。完成对90部志鉴图书数字化工作。省方志馆与《长春晚报》联合组织开展“老长春”网上论坛,“方志吉林”微信平台全年推送信息260余条,浏览人数499770人,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内容丰富、资料翔实、图文并茂的地域文化、地方历史、志鉴编纂等相关知识。

  (八)学术研究活动取得成效。完成了吉林省地方志学会换届工作,全面推进我省“方志理论研究三百工程”,组织召开了吉林省地方志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,举办2期全省市县志书总纂人员培训班。开展了志鉴学术论文征集,编辑出版《2016年课题研究成果集》。全省地方志系统有4篇论文被第六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选用。

  (三)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

  一是省志编修工作推动难。至2016年底,我省规划60部省志,通过终审的只有32部,刚刚过半。按照《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(2015-2020年)》“到2020年全部完成二轮省志出版”的要求,难以保障任务如期完成。主要原因,一是有些省志承编单位不重视;二是省方志委推动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。

  二是地方志理论研究力量不强。没有形成质量较高的理论研究成果。主要原因,一是由于志鉴编纂工作任务非常繁重,工作人员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应对实际工作上,无暇顾及理论研究,即使进行研究,至多是结合工作进行一些应用性研究,进行深层次、理论色彩较浓的研究比较困难。二是人才培养与储备不足,有青黄不接的趋势。

  二、2017年工作安排

  2017年,省方志委将按照《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(2015~2020年》和《吉林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(2016~2020年)》确定的工作目标,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。

  1.持续推动我省第二轮志书编纂工作。全年终审《吉林省志》6部分志,复审6部分志,做好志稿审查验收后的修改把关,指导落实审查验收意见,加强对续志承编单位的跟踪调研,探索推动省志编修进度的新方法。举办1期《吉林省志》编写人员培训班。加强对正在编纂的县(市、区)志稿编纂进行业务指导。继续推动已完成二轮修志任务的市(州)、县(市、区)做好续志资料长编编纂工作。对名镇志《夹皮沟镇志》,名村志《防川村志》编纂进行业务指导。继续推进吉林市、公主岭市、延吉市资料年报试点工作。组织举办全省市(州)、县(市、区)地方志工作机构主任培训班。

  2.高质量完成好年鉴编纂工作。编纂出版《吉林年鉴》2017卷,通报表彰2017卷优秀撰稿人、组稿人。拟定《吉林年鉴》2018卷编纂大纲,举办《吉林年鉴》(2018)撰稿人培训班。在梅河口市、集安市和吉林市船营区三地举办研讨班、培训班、学习班。选择《长春市朝阳年鉴》等2部年鉴进行“一对一”业务指导。督促双阳、南关、二道、龙山、西安5个区创刊年鉴,指导白城市洮北区创刊首部年鉴。对全省有编纂专业年鉴需求的单位提供业务指导。

  3.做好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。完成2016年确定的省地方志资源开发立项项目;完成2107年省地方志资源开发立项项目的评定和项目立项;与《新文化报》联合评选“感动吉林”2017年度人物,将获评者的事迹载入《吉林年鉴》卷首彩页之中。

  4.加快推进全省资料基础建设。推进省方志馆新馆建设工作。通过调研、走访、搜集资料,确定新馆功能设计,配合设计院完成新馆图纸设计工作等。提出展室布局设想,功能定位、功能需求、建设目标,聘请省内权威专家起草总体纲要,做好建设相关准备工作。组织开展对申报评估市(州)方志馆进行评估,对部分县(市、区)方志馆(资料室)建设进行调研、指导。组织好志、鉴、地情类图书报送备案,加强资料征集工作。影印旧志〔民国〕《农安县志》。

  5.加强方志信息化建设。制订《全省地方志信息化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。加强全省地情网络建设,做好大陆365bet网址维护,发挥好“方志吉林”微信平台的快捷即时作用,及时发布省情信息。修订《全省地方志系统志鉴数字化办法》,完成90部志鉴图书数字化工作。

  6.加强学术研究和质量建设。继续组织实施“方志理论研究三百工程”,抓好方志理论骨干队伍学术研究工作。完成对市(州)、县(市、区)志书总纂人员2期业务培训。编辑出版《今古大观》6期。组织开展2016年度全省方志系统编纂出版物质量评估。组织开展机关业务学习培训。举办4次专家学术报告会。推动完成《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条例》的修订。组织两次普法讲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