宽鳍鱲
Kuanqilie
俗称桃花鱼、双尾鱼、红车公、红翅子、白糯鱼、快鱼、石魚必鱼。
拉丁学名Zaccoplatypus(TemmincketSchlegel)
形态
宽鳍鱲体长而侧扁,腹部圆。头短,吻钝,口端位,稍向上倾斜,唇厚,眼较小。鳞较大,略呈长方形,在腹鳍基部两侧各有一向后伸长的腋鳞。侧线完全,在腹鳍处向下微弯,过臀鳍后又上升至尾柄正中。生殖季节雄体出现“婚装”,头部、吻部、臀鳍条上出现许多珠星,臀鳍第1~4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,全身具有鲜艳的婚姻色。背部呈黑灰色,腹部银白色,体侧有12~13条垂直的黑色条纹,条纹间有许多不规则的粉红色斑点。腹鳍为淡红色,胸鳍上有许多黑色斑点。背鳍和尾鳍灰色,尾鳍的后缘呈黑色。一般个体约14cm,最大个体可长达200mm,—般个体体重25g,50~100g重的甚少。
生态
宽鳍鱲喜欢嬉游于水流较急、底质为砂石的浅滩。江河的支流中较多,而深水湖泊中则少见。以浮游甲壳类为食,兼食一些藻类、小鱼及水底的腐植物质。
分布
宽鳍鱲在长白山区的松花江、鸭绿江、图们江等水域均有分布。
经济价值
宽鳍鱲其个体虽小,但较肥壮,含脂量高,产量也较高,为普通食用杂鱼之一。其肉可入药,若将其除去内脏和鳞片,鲜用,具有解毒、杀虫之功效,主治疮疖、疥癖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