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石鰟鮍
Caishipangpi
俗称葫芦子、鰟鮍、杨树叶、彩石鲋。
拉丁学名Rhodeuslighti(Wu)
彩石鰟鮍个体小,最大不超过60mm。背鳍Ⅲ~9~10;臀鳍Ⅲ~10;胸鳍I~10~12;腹鳍I~6。侧线鳞2~3;背鳍前鳞11;围尾柄鳞14。第一鳃弓外鳃耙7~8。下咽齿1行,每齿内侧缘有的有锯纹有的光滑。体长为体高的22~24(23)倍,为头长的38~42(40)倍,为尾柄长的49~58(53)倍,为尾柄高的65~71(68)倍,头长为吻长的33~46(39)倍,为眼径的28~33(31)倍,为眼间距的23~25(24)倍。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~14(13)倍。体小,体高,扁薄。卵圆形。口角无须。下咽齿1行,齿面具锯纹。侧线不完全,仅在前面3~6枚鳞片上具侧线孔。生殖期雄鱼的吻部具珠星,色泽鲜艳。
生态
彩石鰟鮍的生态可参阅黑龙江鰟鮍。
分布
彩石鰟鮍在长白山区的松花江、鸭绿江、图们江等水域均有分布。
经济价值
彩石鰟鮍色泽艳丽且容易词养,是观赏鱼的优选品种。